醫療污水主要是從醫院的診療室、化驗室、病房、洗衣房、X片照相室和手術室等排放的污水,其污水來源及成分十分復雜。醫院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病原細菌、病毒和化學藥劑,具有空間污染、急性傳染和潛伏性傳染的特征。如果含有病原微生物的醫療污水,不經過消毒、滅活等無害化處理,而直接排入城市下水道,往往會造成水、土壤的污染,嚴重的會引發各種疾病,或導致介水傳染病的暴發流行。
本污水處理站的污水來源主要是:1)病床生活糞便污水;2)辦公洗滌用水;3)食堂廢水;4)經預處理的醫療廢水;5)其他生活雜用水。
根據設計報告,最高日設計流量300T/D,綜合考慮突發事故以及各方面引起的水量波動,并考慮到長遠的發展,按最高日流量進行設計,根據《醫院污水處理技術指南》,取時變化系數K=2.0,確定本工程設計水量為300T/d,設計時流量為15T/H。

北京綜合醫院污水處理設備工藝流程說明:
生活污水收集匯總排入生活污水處理系統,首先經格柵攔截長纖維雜質和漂浮物質后流入綜合調節池(同時收集含油廢水),調節池內設置預曝氣,充氧攪拌,使污水充分地均質均量,并有效地降解有機物和防止淤泥沉積;經調節均質后的污水用潛污泵提升入污水處理系統,該處理系統有調節池、隔油池、厭氧池、好氧池及后續的沉淀池、污泥池組成。
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謝作用來降解廢水中的有害物質,并將其轉變成穩定且無害的成分從而使廢水得到凈化的方法。生物處理法比起傳統的物理化學法具有經濟、有效的特點,因此,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研究。根據微生物對氧的要求不同,分為好氧菌、厭氧菌和兼氧菌三類。根據所利用細菌種類的不同,分為好氧生物處理、厭氧生物處理和缺氧生物處理等。
生物接觸氧化法是一種高效的水處理工藝,填料是該工藝的核心部分,填料對充氧性能的影響直接關系到對填料類型的選擇。基于對處理效果、投資和能耗的考慮。我公司在O級生化池中選用了YDT型立體彈性填料。該填料具有放射狀彈性絲結構,可以連續不斷的使氣水流體受到劇烈碰撞的切割作用,把大氣泡切割成小氣泡,從而加速了氧的轉移率,另外,該填料的彈性絲對氣泡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,使眾多的小氣泡吸附其上延長氣水接觸時間,提高了氧的轉移量。根據北京工業大學對國內七種填料的科學試驗,該填料氧轉換率達4.688kgO2/kw.h。
污水經往復循環后流入斜管沉淀池。斜管沉淀池為平流式斜板結構,采用邊緣進水周邊集水的方式,沉淀負荷小,沉淀后的出水進入中間池。沉淀池的剩余污泥經氣提至污泥池消化,污泥池上清液回流至調節池進一步處理。

北京綜合醫院污水處理設備工藝流程特點:
1. 通過采用接觸氧化法,提高了污染物的去除效果,而且剩余污泥少;
2. 設置事故旁通,以供緊急,特殊情況下使用;
3. 通過對沉淀池表面負荷,有效水深,滑泥斗傾角等設計參數的合理選擇,從而提高了固液分離的效果;
4. 噪聲源主要來自機電設備,本設計采用先進的液下潛污泵和回轉式鼓風機,并采取有效的消聲、隔音、減振等措施,噪聲能控制在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的二類標準(白天≤60dB,夜間≤50dB);
5.設計的各個系統均是全封閉結構, 廢氣通過管道集中過濾后高空排放。
6.根據當地氣候條件,為了避免環境對污水處理生物過程產生影響,盡可能地減少基建投資和運行費用,減少對周圍環境的影響,減少地表面面積的使用,同時使設備運行操作簡便,整個污水處理系統設置于凍土層以下,即采用地下式建筑。
7.接觸氧化采用立體彈性填料,結膜快,脫膜容易且有效利用率高,曝氣采用微孔曝氣,污水循環速度快,溶解氧均勻,且每套建筑都備有檢修孔,以應急排除故障,檢修孔高度可根據當地凍土層確定。
8.風機和水泵均采取兩臺交替使用的方式,大大延長了使用壽命,設備設計第一次大修理周期為10年。
9.系統控制為微機控制,同時外接電流傳感器和故障處理電路,可同時控制水泵、風機、進氣電磁閥等,并對其工作情況進行實時監測,具有自動保護功能,同時還配合手動控制裝置。
